文:白马晋一
【一】
西天取经的人员配置,读者们大抵耳熟能详。
诚如歌曲《敢问路在何方》所唱,“你挑着担、我牵着马……”,挑担牵马的,便是八戒和沙僧,加上坐白马的唐师父,以及手舞金箍棒、在前头探路的孙悟空。取经团的组成,大概便是这般。
取经团队核心唐僧,无疑是如来佛祖暗中授意的人选,他的前世来头不小,实为佛祖座下的二徒弟金蝉子,地仙之祖镇元大仙当年参加佛派的“年会”,同他碰茶时,也需微躬着身子。而他的三个妖精徒弟,即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沙僧,则可以看作观音菩萨选中的人,主要任务是负责唐僧的人身安全,以及在取经路上拔掉一些不符合佛派利益的钉子。当然,观音菩萨安排这三妖精给唐僧,也不是一时兴起的举动。显然,这是奉了如来佛祖的旨意。
【二】
且来看《西游记》第八回的描述。
盂兰盆会上,那如来佛祖曾当众表态——
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,递与菩萨道:“此宝唤做紧箍儿,虽是一样三个,但只是用各不同。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。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,你须是劝他学好,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。他若不伏使唤,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,自然见肉生根。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,眼胀头痛,脑门皆裂,管教他入我门来。”
从原著资料不难看出,如来佛祖给观音菩萨“三个箍儿”的意思,即是让观音菩萨招募三个给编制的妖精,以壮大佛派的有生力量。而从取经的结果上看,佛祖并没有食言,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,猪八戒和沙僧分别授予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的称号。当然,佛祖的重点培养对象唐僧不出意外地晋升为旃檀功德佛。
【三】
这里有个耐人寻味的问题。
为何在西天取经的编制安排上,佛祖只给唐僧配置三个徒弟呢?为何不是一两个,抑或四个、五个,甚至更多名额呢?
诸位读者不禁要跳将出来啦,这不是杠精吗?取经成员终归要有个数嘛。
需肯定的是,编制不可能秉奉予取予求、多多益善的原则,否则便落入僧多粥少的窠臼。不过,佛祖定下这四个取经编制(含唐僧),其实背后大有学问。
原来,在现实的佛教里有三宝之说,即为佛(宝)、法(宝)、僧(宝)。其中的僧,又称为僧伽,意译“合”、“众”、“和合众”、“和合僧”等。需注意的是,这里的“僧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僧人,它是出家佛教徒的团体,至少要有四个及以上的僧人才能组成僧伽。这就如同一个士兵不能称军队,只能称军人是一个道理。
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之所以要组成僧伽这样的教团,是考虑到僧人个人修为上可能有高低,为了在学修和生活能够互相切磋帮助,出家人就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。这有点儒家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的味道。当然,僧伽作为一个教团,传播和住持佛法肯定也有方便之处。
小说《西游记》应该是借鉴了佛教的典故,故而让如来佛祖按僧伽团队的合理编制配比,安排了四个佛派编制。
【四】
那么,作为一个合格的僧伽团队,应该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?
根据《南山钞》记载,构成僧伽必须要有两个条件,即是“理和”和“事和”。
所谓“理和”,即是要遵循佛教教义,以涅槃解脱为目的。也就是说,成员信仰要保持一致。
所谓“事和”,又可拆解成“六和”,即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身和同住、利和同均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。通俗点讲,即是要遵守共同的戒律(戒和),见解一致共同修学(见和),平等受用合法财物(利和),生活上相互照顾(身和),言语上互相劝善止恶(口和),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(意和)。核心意思概述而言,便是要团队和谐。
当然,如果团队成员不和谐,便要出问题的。小说《西游记》里,但凡唐僧师徒出现纠纷,便伴随而来大灾殃,诸如“三打白骨精”等情节,均是师徒不和睦做造成的结果。有意思的是,如来佛祖后来似乎也受够了唐僧师徒没完没了的争斗,便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后,授意观音菩萨捎给唐僧一段话——
“唐僧,前日打你的,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,幸如来知识,已被悟空打死。你今须是收留悟空,一路上魔障未消,须得他保护你,才得到灵山,见佛取经,再休嗔怪。”
观音菩萨话中有话,唐僧从这强硬的措辞里,大抵也听出了玄机,如若一再刁难孙悟空,自己的正果恐怕也难保。唐僧会完意,赶忙磕头谢恩,之后的取经故事里,他对孙悟空的态度似乎缓和了不少,也不再念那折磨人的紧箍咒了。